「股神」巴菲特

 00.gif

 

新世紀首富

 

根據《福布斯》雜誌的統計顯示,2007年的全球富豪榜排名裡,有『股神』之稱的美國企業家華倫·艾德華·巴菲特,挾帶龐大的資產與聲望,已經超越微軟總裁比爾蓋茲,成為新一代的世界首富。

在許多觀察家的眼裡,巴菲特並非只是一個單純的商人,他的投資事業橫跨多種領域,並且熱心參與許多公益活動,關心社會現況,因此身兼投資家、企業家、以及慈善家三種身份,深獲各方人士的敬重。此外,由於巴非特在1930830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,因此他也被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、或奧瑪哈的聖賢。

 

家庭背景與求學時期

  

而巴非特的祖父則在奧馬哈經營一家雜貨店,藉由多年理財與投資的經驗累積,匯聚了非常龐大的財富,尤其是在波克夏·哈薩威公司的持股比例,更是他用來累積財富的強大助力。目前巴非特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,並且在公司裡兼任主席與行政總裁兩項職務,而相當有趣的是,現任的波克夏·海薩威副董事長—查理·芒格Charlie Munger),年輕時也曾在巴非特祖父的雜貨店中工作,卻直到成年之後,才與巴菲特因緣際會認識。

巴菲特大學期間,原本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,後來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),並在此完成學業。在校期間,他是阿爾法·西格瑪·斐兄弟會(Alpha Sigma Phi Fraternity)的成員,而在閲讀班傑明·葛拉漢Benjamin Graham)的名著《智慧型投資人》(The Intelligent Investor)後,開啟了巴菲特的商業頭腦,同時奠定了巴非特在投資方面的興趣與基礎。隨後,巴非特跟隨著班傑明·葛拉漢的腳步,進入葛拉漢所在的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),並且在他的指導下拿到了經濟學的碩士學位,此外,不少曾經震撼商界的價值投資者,如華特·許羅斯(Walter Schloss)及厄文·卡漢(Irving Kahn)等人,也是與巴菲特同期的學生。

除了葛拉漢外,另一位對巴非特擁有重大影響的人,則是知名的投資家兼作家──菲利普·費雪Philip Fisher),而在「證券分析」的學術課中,葛拉漢給了巴菲特A+的高分,這在葛拉漢的學生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的,可見得他對巴菲特的欣賞之情。結束學業之後,巴菲特原本想要進入葛拉漢創立的投資公司葛拉漢/紐曼公司(Graham-Newman)工作,卻被葛拉漢婉拒,於是他選擇回到父親的證券公司上班,從事業務方面的工作,直到1954年,巴非特才終於,如願以償,進入葛拉漢/紐曼公司工作。但短短兩年之後,由於葛拉漢決定退休巴非特便選擇離開公司,回到熟悉的奧瑪哈。

 

天才洋溢的投資家

 

年僅11歲的巴非特,憑藉過人的商業頭腦,開始在父親的證券經紀商工作。該年也是巴菲特生平頭一次買進股票,他大膽地以每股38美元,買進Cities Services的優先股,但在股價達到40美元便隨即賣出,沒想到之後股價一路上揚,幾年後居然站上200美元的高點,讓當時年幼的巴菲特瞭解到,投資績優企業並且長期持有股權的重要性。

此外,巴非特青少年時期的商業頭腦還展現在其他方面,14歲的巴菲特,利用兩份送報工作所存下來的1200美元工資,買下40英畝的土地,將這些土地轉租給佃農耕作,自己則收取租金,這樣精細的投資概念,竟然出現在14歲的孩子身上,不得不讓人驚歎他的才華。

直到1956年,巴非特第一個投資的合夥事業聯合有限公司(Buffett Associates, Ltd.)正式成立。巴非特出資100美元,擔任一般合夥人(general partner),而他的七位親友則擔任有限合夥人(limited partner),提供105,000美元的資本。之後,巴菲特又陸續創立了幾個合夥事業,最後再合併成巴菲特合夥事業有限公司(Buffett Partnership Limited)。

日常生活除了睡眠之外,熱愛投資理財的巴非特,幾乎將時間都花在經營事業上面,徹底實踐恩師葛拉漢賦予的投資哲學與獲利分配模式(compensation structure)。而他所投資的這些事業,在19561969年這長達12年的時間裡,以平均每年30%以上的複利率成長,明顯優於一般市場常態的7~11%,成為普羅大中心中的投資聖經。

巴非特在投資管理上有獨到的見解,主要是採取以下三種投資模式:

1.一般投資:買進股價受到低估的證券,同時在風險報酬的特性上,符合既定標準。

2.套利交易:發生與大盤變動無關的特定事件時,例如:購併、清算……等,盡可能掌握其股價的可能變化,以利應變。

3.控制權:買進大量部位,聯合其他股東,或發動委託書大戰,以企圖影響相關公司。

巴非特有限合夥事業在1962年開始購入波克夏·哈薩威公司的股權。波克夏是一家大型的紡織公司,但由於紡織產業日益沒落,使得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一落千丈,低於該公司的營運資金(working capital),而獨具慧眼巴非特毅然解散合夥事業,全心投入波克夏的經營,他善加運用該公司多餘的現金,用以收購私人企業、買進公開上市公司股權,藉此獲得大量的股票,進而成為影響公司的要素,也因如此,曾經一度面臨倒閉危機的波克夏公司,在巴菲特的神奇魔法棒之下,居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。

 

 

001.jpg


獨具慧眼的企業家

 

受到好友兼事業夥伴的查理·芒格的影響,巴非特的投資風格逐漸跳脫了恩師葛拉漢的原則侷限,開始專注於某些具有持久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上,他將這些優勢性比喻成企業的「護城河」,能使優質企業將競爭對手隔絕在安全距離之外,猶如有護城河保護的城池般穩固。

一般而言,「商品(commodity)」類型的公司,銷售的產品如果缺乏市場差異性,無法讓消費者有方便記憶的強烈特色,便會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。但在具有「護城河」的企業中,即使口味與其他產品類似,消費者還是願意支付較高的價錢來購買,這就是「護城河」的價值所在,例如:全球馳名可口可樂,即使碳酸飲料的對手眾多,但許多認定了可口可樂「護城河」的消費者,卻始終只喝可口可樂,成為固定的消費族群。

因此,投資這類擁有寬廣護城河的企業,便成為波克夏·哈薩威最令人矚目的事蹟,尤其,巴菲特的做法往往是傾向買下整間企業,而非透過公開市場來交易。有鑒於此,波克夏公司目前持有為數眾多、並在不同產業中稱霸的事業群,不是專注於個別的利基市場,就是具備某種可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特性,才能吸引慧眼獨具的巴菲特注意。

 

 

001.jpg 

 

和藹仁慈的慈善家

 

根據估計,巴菲特目前擁有約620億美元的淨資產,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首富。20066月,巴菲特承諾將一千萬股左右的波克夏·哈薩威公司B股(價值約為433.5億美元),捐贈給比爾與美琳達·蓋茨基金會,此一大手筆的慈善捐贈,不但震撼了商界,引起無數討論話題,也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的捐贈紀錄。而巴菲特子女獲得的財產比例將不會太高,這與他本人希望留給子女的,是一展抱負的機會而非財產的觀念十分相符。

儘管巴菲特貴為世界首富,擁有龐大的資產與財富,但他的生活卻是相當節儉樸素,目前巴菲特居住在奧瑪哈中部的老房子內,這是他在1958年以31500美元購買的,位於內布拉斯加州丹地(Dundee)的郊區,可見富有與奢華不見得要畫上等號,或許,這就是『股神』巴菲特的魅力所在。

 

巴菲特的公開演說

 

 

發表留言